close

IMG_20170712_230856.jpg

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自己一個人獨處比較輕鬆, 勝過兩個人相處時   ● 出了門就不太打電話回家    ● 不喜歡改變或衝突    ● 和父母疏遠,也不喜歡生小孩建立家庭  ● 用網路來逃避人際交往。 ● 不太喜歡講自己的事情,不太告訴別人心理的感覺,越親近的關係越想逃 

該怎麼辦?

 

★ 何謂依戀? 

依戀指特定人物間的特定連結 。想要產生穩定的依戀, 光靠母親(或照顧者)的肢體接觸並不充分, 當孩子能夠獲得母親(或照顧者)無條件, 穩定回應自己需求的人, 人們才會產生依戀 。這種依戀不是隨時隨地都能養成, 從誕生到一歲半, 最多到兩歲為止, 是依戀產生的期限 。如果在這段時間沒有形成依戀, 孩子不但與養育者無法培養安定的依戀關係, 往後要和任何人培養安定的依戀, 都相當困難

( 心理學中的依戀理論有三種類型:  安全型依戀、逃避型依戀、焦慮型依戀 )

 

★  疏離的依戀關係會帶來甚麼 ? 

相對焦慮依戀型頻繁的打電話及傳簡訊, 逃避依戀型的一旦出了門就不太會打電話傳簡訊 。本該在強烈依戀連結下的親子關係, 在他們身上表現的平淡如水, 即使父母多年不見也不顯得寂寞,  無法依賴別人, 面對別人時放不開, 不擅長自我揭露

在雙親寬容接納中成長的人, 能自然的表達自己的情感與意願 。相對地, 常遭雙親忽略 、否定, 或是在雙親強迫灌輸的價值觀中長大的人, 往往容易在自我揭露時踩煞車  愈是想表現自己,  愈會下意識地壓抑

 

★  逃避型依戀的養成因素: 

長久以來, 嬰幼兒時期遭到父母忽視, 一直被視為造成逃避型依戀形式的主因 。當孩子向父母尋求照顧與關心, 卻一直得不到, 孩子心中會產生一個 「去依戀」的過程 。 試圖去除依戀本身, 達到逃離痛苦的目的 。反覆 「去依戀」的過程, 會加強逃避依戀的程度

童年遭到忽視被認為是逃避型人格形成的主因 。之後研究發現 「過度掌控」 「過度保護」這兩種乍看之下與忽視完全相反的狀況其實也是加強逃避型傾向的原因 。這些孩子從小到大都活在父母的監視與處罰下, 強迫做出各種違背自我意願的事, 這種生命經驗會嚴重影響人們的依戀系統, 深植行為與思考模式中, 就算持續一輩子也毫不奇怪

 養成不安全依戀的孩子長大後, 經常也無法提供伴侶或孩子安全的依戀型式, 他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報復自己的母親(或父親)。 

 

★  資訊超載與逃避型依戀的關係

最近紐西蘭的學者提出一份研究結果 。以四千人為對象, 調查他們每天面對電視或電腦畫面的時間, 以及與父母朋友之間依戀強度的關係, 結果發現, 盯著畫面愈久的人, 對父母朋友的依戀愈疏離 。其中依戀愈不穩定的人愈容易對媒體成癮 。如果把依戀想成為了保障育兒而進化的機制, 那麼依戀形式的改變不只會使人際關係與社會生活變質, 更可能造成婚姻關係與育兒上的障礙, 甚至危害到生存

 

★逃避型的育兒狀況

一份以逃避型父母為對象的調查顯示, 這類型的父母和孩子間往往有距離感,無法享受與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 。孩子愈是迫切需要父母, 父母愈無法好好回應孩子的需求

 

★逃避型的愛情觀

與人保持距離, 藉此保護自己------這就是逃避型的生存策略 。當逃避型情人的伴侶遇到愈多困難, 表現的愈苦惱時, 逃避型情人愈容易出現憤怒或否定的反應

 

★ 焦慮型的育兒狀況與愛情觀

想理解逃避型的特性, 不妨先了解完全相反特徵的焦慮型, 可以促進對逃避型的理解 。焦慮型的人在面臨伴侶或孩子間的問題時, 無法給予有效協助的原因是, 他們容易困在自己的情感中感情用事, 在激動的情緒下做出倉皇反應,  或是脫口說出不該說的話, 把事情搞得更糟 。焦慮型的人亟欲與人建立親密關係, 希望取悅他人或獲得他人感謝的慾望強烈, 許多焦慮型的人確實致力於扮演好母親(父親) 、好妻子(丈夫),  因此獲得周遭的認同與自我滿足 。 然而焦慮型父母經常採取過度保護或過度干涉的教養方式, 結果反而招來孩子的憤怒與叛逆, 或使孩子對父母產生厭煩

 

★ 有時婚姻生活也會帶來壓迫感

對於逃避型的伴侶而言,婚姻生活很容易讓他們感到苦惱 。無論是必須隨時體察伴侶的心情, 甚至只是伴侶隨時待在身邊, 對逃避型的人來說無疑都是沉重的負荷 。他們非常重視獨處的時間, 一旦必須不間斷與人共享空間, 就會宛如嚴刑逼供的痛苦 。這種想法常導致他們的婚姻生活觸礁

 

★  逃避型的其他問題

逃避型在行動上的另一個特性就是 「怕麻煩」, 極力避免將時間精力用在自己感興趣的事之外 。造成逃避型缺乏心靈能量, 常見的原因是來自他們對失敗的過度恐懼 。在職涯與性生活也受到影響

 

★  如何克服逃避? 

擺脫逃避這件事, 幾乎等同於取回人生的主體性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鼓起勇氣, 想像最怕面對的狀況 。這種心理操作稱為 「暴露療法」, 不是要從不安的狀況下脫離, 反而是要主動投入那種狀況, 藉此克服自身想像創造而出的恐懼 。想要達成這個目標,第一步必須正視一直以來逃避的問題, 勇於談論這個問題的細節

 

★  脫離對情報通訊的依存

陷入逃避陷阱而無法擺脫的現代人, 多半有個共通的問題, 就是 「網路成癮」

透過網路建立的關係看不見對方的表情, 大腦前額葉皮質等 「社會腦」幾乎沒有活動,  「社會腦」 陷入極度的 「運動不足」甚至可能機能衰退 。為了防止這個弊端, 把自己放在社會腦可以發揮作用的環境, 與人交談時, 從對方的眼神和表情中揣測對方的想法, 只要增加這類非語言型交流和身體接觸, 就能活化社會腦與依戀系統

 

★  如何修復依戀? 

否定逃避依戀者, 對 逃避依戀者表示「你的思考方式有偏差」無論意見再正確, 也只能招來反駁或沮喪的反應,  長年憂鬱症纏身或焦慮症狀反覆發作的人, 愈容易有依戀不穩定, 自我否定不信任他人的問題,  如果要把 「價值判斷」 實施再這一類的對象, 只會讓他們痛苦不堪,  中途放棄;  反而是對 逃避依戀者的 「全盤接納」 「同理回應」對逃避依戀者才是最有幫助的, 換句話說, 只有在自己獲得足夠同理回應的支持, 擁有充分安全感後, 逃避依戀者才有餘力去同理對待別人

焦慮型的人為了證明自己受到關愛, 常常不斷逼問 、責備逃避型伴侶 。然而這樣做, 只會令逃避型伴侶預感威脅, 為保護自己,  關上心門, 疏遠對方 。逃避型的人在愈痛苦的時候愈不願意與人交流 。他們無法坦然面對自己內心的痛苦, 也不懂得如何依賴, 相反地, 他們只會把心封閉起來, 不是悶不吭聲就是擺出無所謂 、沒好氣地態度 。其實這些都不是出於惡意 。 如果可以給對方 「不用回答也沒關係」的保障, 比讓對方說話更重要

或許有人懷疑,連自己都不記得的傷害,又該從何回想起呢? 其實即使不記得受創當下發生過的事, 傷痕還是會以各種形式殘留下來  。譬如, 與父母的生疏, 甚至不知為何產生反感 、恐懼等自己無法克制的反應, 往往都是依戀受創留下來的 「傷痕」 。逃避是一種防禦手段,  當這種防禦越強, 人就愈難有所自覺,  常常得花很長的時間修復依戀, 即使花數十年也很正常  。很多人受到的傷害太深, 可能提不起勇氣這麼做, 只能一輩子封存過去的記憶

說到底, 一味想改善問題表面的問題 或速成的解決方案, 只會讓彼此關係惡化, 造成反效果, 並無太大的意義, 唯有成為對方的安全堡壘才是最有效的 。同理肯定的回答與沒有壓力的穩定關係,   正是「安全堡壘」的特性

 

(註: 當然 「安全堡壘」 也是血肉之驅, 身為安全堡壘的支持者當然不能無條件讓對方予取予求, 當支持者承受太大負擔與痛苦時, 將會無法繼續支持下去 。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